固体力学学报
    主页 > 期刊导读 >

利用高分辨食管测压比较正常人吞咽液体食团及

食管测压是评价食管动力学的金标准[1],已被国内多家医院开展。常规食管测压为吞咽10口液体食团,并利用这10口食团分析食管全段的蠕动收缩功能[2];但临床上尚有发现患者仅吞咽固体时出现症状。目前,国内还未有吞咽不同食团的正常参数,给临床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本研究旨在发现吞咽不同食团下食管各项动力学参数的差异,为单独设立吞咽固体食团时的参考值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表1液体食团与固体食团的UES差异食团种类UES残余压/mmHgUES松弛持续时间/ms液体食团4.固体食团1.注:1 mmHg=0.133 kPa。

表2液体食团与固体食团的LES差异食团种类LES残余压/mmHgLES松弛率/%LES松弛持续时间/ms液体食团10. 915.3±1 096.4固体食团7. 539.-注:1 mmHg=0.133 kPa。

表3食管体部动力学差异参数液体吞咽固体吞咽tP全段食管蠕动波波幅/mmHg79.-近段食管蠕动波波幅/mmHg70.-中段食管蠕动波波幅/mmHg80.-远段食管蠕动波波幅/mmHg79.-体部平均蠕动波持续时间/s3.-近段蠕动波持续时间/s3.-中段蠕动波持续时间/s2.-远段蠕动波持续时间/s3.食管全段蠕动波传递速度/(cm·s-1)3.食管近段蠕动波传递速度/(cm·s-1)5.食管远段蠕动波传递速度/(cm·s-1)4./(mmHg·s·cm)1 368. 1 593. -/(cm·s-1)3./mmHg3./s7.-注:1 mmHg=0.133 kPa。

2.4吞咽图形 HRM图中,暖色为高压,冷色为低压,上下水平高压带分别代表UES及LES,白色分析框间隔时间为10 s;正常吞咽开始时,UES松弛首先松弛,紧接着LES松弛,食团通过LES。见图1-图3。

图1 静息状态 图2 吞咽液体食团 图3 吞咽固体食团

3 讨论

自2009年国内引入HRM,目前已有多家医院对食管动力进行了研究,我院作为华南地区首家引进高分辨率仪器的医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国内研究多采用芝加哥分类标准提供的正常值范围,而芝加哥诊断标准是基于液体吞咽而得出的[4],常规10口水的吞咽在一些存在固体吞咽障碍的患者身上往往不能得出正确的食管动力学数据而影响临床医生的诊断;有文献[5]指出固体食团吞咽可提高某些患者食管动力异常的诊断率。正常吞咽开始时,UES先松弛,使得食物进入食管,紧接着LES开放,食物进入胃中;食物的吞咽主要依靠食管自身的收缩运动,而食管动力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吞咽食物的温度、粘性、容积、体位等[6]。

本研究比较了40名健康志愿者吞咽液体食团及固体食团的高分辨率食管测压数据,发现吞咽液体和固体食团时食管各项动力学参数均存在差异。研究中发现上下食管括约肌在吞咽液体食团时残余压均大于固体食团(P<0.05),其中下食管括约肌松弛持续时间小于固体食团(P<0.05),而上括约肌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IANG等[5]利用固态高分辨率测压方法比较健康人群固体吞咽和液体吞咽,同样发现两者UES残余压存在差异。RUAT等[7]发现UES松弛时间不受食团粘稠度影响。故吞咽两种食团引起的残余压和松弛持续时间不同,可能与食管对不同食团的适应性不同有关。兰月等[8]研究认为吞咽黏稠度较大的食团,主要以增加UES的松弛程度使食团顺利从咽通过UES转运到食管,有文献[9]证明液体吞咽的食团清除能力强于固体吞咽,可能由于UES与咽部解剖学基础不同所致[10]。在食管体部方面,发现固体吞咽各段的传导速度均小于液体吞咽(P<0.05),这与国外[11]研究一致;而国外另有研究[12-13]表明吞咽固体食团比吞咽能液体食团能引起更高的收缩波幅和更长的蠕动波持续时间,而我们的研究中同样发现这一差异同食管的节段有关。可能的原因是固体食团较液体食团更有黏性,食物在食管中依靠食管本身的收缩来推动,食团黏度越高,蠕动传递速度越慢,需要食管提供的动力也就越大,但食管不同节段提供的蠕动动力可能存在差异,远段食管提供的蠕动动力大于近段食管提供的蠕动动力,因此会造成以上节段性差异。

此外,研究中还发现吞咽固体食团时DCI和DL均高于吞咽液体食团,CFV低于吞咽液体食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I[14]是反应远端食管蠕动力度的综合参数,其计算公式为DCI=食管平滑肌收缩压力×持续时间×长度;DL[15]是测量从UES放松到远段食管传送波减速点的时间,CFV[14]是压力波上升沿的平均斜率,用来判断快速收缩传导。吞咽固体食团时,食管远端蠕动压力高于吞咽液体食团;因此,DCI升高,而食管蠕动波传递速度慢于吞咽液体食团,所以DL增加,CFV减慢。这类动力学差异可以解释为食管推动不同性质食团所产生的适应性变化。